2025年5月29日
两岸“哪吒”聚首
京城登台唱大戏
五月,鲜花如海,五月,潮涌神州。5月27日,第二届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首都北京隆重举办。作为活动的重要板块之一,“第二届两岸影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同期举办,论坛活动分为的两个场地:西城区湖广会馆、海淀区中国京西皮影非遗园。来自宝岛台湾和多个省市的优秀皮影艺术团队、偶戏艺术团参加了论坛和展演活动。
原海淀区台办主任、二级巡视员、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王锋致辞
5月29日下午,位于西城区的湖广会馆门庭若市,人头攒动,热爱皮影戏、木偶戏的市民观众、游客和粉丝们热情洋溢,参加“第二届两岸影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第二届两岸影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特邀了多家极具代表性的、优秀的影偶艺术团体:宝岛台湾的霹雳布袋戏、北京的传统木偶戏、福建的闽南木偶戏、陕西渭南的皮影戏、北京的京西皮影戏,湖北的云梦皮影戏,以及来自武汉的光谷第十五小学的小学生皮影艺术团体,参加展演。
2025年5月30日
两岸影偶海淀牵手
非遗雅集共迎端阳
海淀和风送爽,京西草木葱茏。5月30日上午,海淀上庄京西皮影非遗文化园,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峰会重要板块“第二届两岸影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办。海峡两岸影偶艺术展、全国哪吒主题皮影戏优秀剧目展演暨海淀上庄首届非遗嘉年华同时推出,吸引了不少大朋友、小朋友。
海淀区翠湖小学的孩子近距离观看哪吒皮影戏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出席活动并介绍,影偶艺术,是最早的手工动画。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上映,极大地鼓舞了影偶艺术界,在中国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的指导下,以两岸影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为契机,举办“哪吒”主题影偶艺术创作及舞台艺术、影偶文创产品展演活动,恰逢其时,很有意义。展演活动增进了两岸民间文化保护经验交流,扩大了民间文化艺术互动和影响,可以有效推动新时期两岸影偶艺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致辞
现场还同时举办了“首届海淀上庄非遗嘉年华”,曹氏风筝、纳兰文化、京西稻、京西皮影、晋丰庄园、上庄蔬艺园、尚庄度假村、宝格特蒙餐、山水乐团、北京1978手工皮鞋、平刻微雕、吉雨农庄、森态家农业、笔耕堂书画院、圆梦秧歌队等多位知名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文旅企业参展。
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朝阳,海淀区统战部副部长、区台办主任郭莹参加了活动,并考察了上庄十多个非遗文化项目
“京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特聘非遗专家王熙说,海淀上庄,是故宫北院最近的邻居,是重要乡村风貌保护区、海淀区的重点“保留村”聚集地,民间文化和非遗项目,接地气,百姓喜闻乐见,可以为乡村振兴服务,希望可以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探索一条非遗赋能、农文旅协同发展的“海淀新模式”。
京西皮影非遗园运营人、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林中华介绍,长期以来,海淀区重视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京西皮影艺术牵手台湾的霹雳布袋戏,正在探讨如何落地海淀,两岸影偶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小影偶,可以做成两岸协同发展的大文化,很有发展前景。希望影偶艺术在海淀上庄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讲好海淀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
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皮影艺术院团,建团10多年来,推出原创皮影戏80余部,受到各界人士欢迎。10多年间演出超过10000多场次,观众超过100万人。
剧院现有皮影演职人员48人,其中袖珍皮影演员36人,他们平均年龄25岁,平均身高1.30米。由老北京皮影老艺术家路联达担任顾问,北京海淀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任艺术剧院院长。艺术剧院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尤其在少年儿童皮影发展、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皮影保护热线:13269169612
扫一扫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吧
相关文章